
行业格局变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六家持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也是首家由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的AIC,打破此前五大国有行垄断的市场格局 [2] - 兴业银行需在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兴银AIC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为该行全资子公司 [2] - 兴业银行设立专业AIC是响应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将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开展债转股业务,助力降低企业杠杆率,并加大对科创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2] 政策演变与试点进展 - 我国银行系AIC的发展始于2017年,首批五家机构分别隶属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初期主要围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展开 [2] - 2018年原银保监会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为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打开制度空间 [2] - 2021年上海试点开展非债转股目的的科技企业股权投资,2024年试点城市扩展至北京、天津等18个地区,并放宽投资金额与比例限制,2025年3月进一步出台政策扩大试点范围 [3] - 当前AIC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已突破3800亿元 [3] 股份行入场与行业影响 - 兴业银行作为首家获批的全国性股份行,其布局被视为行业转折点 [3] - 头部股份制银行资本实力雄厚,且有强烈的综合化经营需求,通过设立AIC可整合集团资源,提供"投贷联动"等综合金融服务 [3] - 允许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AIC,体现了监管层支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明确导向 [3] - 市场预期其他头部股份制银行的AIC筹建申请也将陆续获批 [4] 行业挑战与建议 - 股权投资的高风险属性与商业银行审慎经营原则存在内在冲突,在流动性管理、资本配置、风险管控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均需建立配套机制 [4] - 业内人士建议监管机构可引导商业银行优化考核体系,给予股权投资业务合理的风险容忍度 [4] - 银行系AIC的发展有望为实体经济特别是科创领域注入更多资本活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