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再调降10%,新增2000亿元险资入市待发
华夏时报·2025-05-08 15:55

保险资金入市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拟推出三条措施支持资本市场稳定: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批复600亿元)、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2] -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和风格稳健的特性,加大入市力度可减少股市波动并倡导价值投资 [2]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鸿鹄基金,2024年已投资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 [3] -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规模520亿元,涉及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等;第三批试点(2025年3月)规模600亿元,覆盖人保寿险、平安人寿等5家公司 [3] - 泰康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子公司泰康稳行,首期投资规模120亿元 [3] - 当前试点总规模达1620亿元,若计入泰康120亿元及拟批复600亿元,合计将达2340亿元 [4]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整 - 2023年9月政策已优化权益因子:沪深300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降至0.3,科创板股票从0.45降至0.4 [5] - 本次再调降10%后,中泰证券估算静态释放最低资本364亿元,若全部增配沪深300可带来1349亿元资金,叠加600亿元试点资金合计近2000亿元增量 [5] - 风险因子下调可缓解偿付能力压力,改善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状况 [5] 长周期考核机制 - 近七成险企采用年度考核,超大型机构兼顾中长期考核,其他机构以年度为主 [6] - 2025年1月六部委方案要求国有险企实行三年以上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年度权重≤30%,3-5年指标权重≥60% [6] - 长周期考核可抑制短期行为,优化资产配置并稳定资本市场,对国有险企的示范效应将影响非国有机构 [7] 国有保险公司参与情况 - 财政部或中央汇金控股的险企包括人保、国寿、太平、新华等8家公司 [7] - 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可抑制承保赌博心态,鼓励长期投资匹配资金特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