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车企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克制是为了更好前行
车企宣传术语调整 - 小米汽车将"智驾"宣传术语更改为"辅助驾驶",4月官微仅提及1次"智能驾驶",而3月有7条微博提到"智能驾驶"、5条提到"智驾" [1] - 理想等多家新能源车企近期也降低"智驾"使用频次或更换说法 [1] - 术语调整源于工信部多次禁止车企夸大和虚假宣传智能驾驶功能 [1] 术语变更的行业意义 - "辅助驾驶"比"智驾"表述更清晰,强调技术本质是驾驶员助手而非替代人类 [2] - 术语调整旨在减少因错误宣传导致驾驶者放松警惕的安全隐患 [2] - 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是捍卫安全性,宣传用语变更体现科学严谨的回归 [2] 行业监管与安全导向 - 智能驾驶与自动驾驶在消费者认知中存在混淆,实际使用中出现危险驾驶行为 [1] - 政府监管要求车企克制宣传,避免技术夸大引发公共安全风险 [4] - 行业宣传策略调整反映"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原则 [4] 技术应用与安全边界 - 驾驶安全最终依赖驾驶者自身风险意识,技术不能替代人为监管 [3] - 现阶段驾驶需保持双手控制方向盘的底线原则 [3] - 技术应服务于人类而非主导人类,需防范对智能系统的过度依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