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薛东阳:ESG打响“升维战”,企业正重构竞争力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08 18:09

ESG信息披露现状与趋势 - 2024年A股ESG报告披露率达43.82%,较2023年的41.58%稳步提升,银行业、非银金融业及高碳排行业(钢铁、煤炭等)披露率超60% [5] - 披露内容呈现结构化升级,部分企业采用"双重重要性"分析框架,按"治理、战略、风险与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大支柱系统性披露 [6] - 头部企业与中小公司分化显著,头部企业转向实质披露,而部分企业仍存在同质化、模板化问题,核心指标缺失且定性叙述笼统 [7] 政策与监管动态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沪深北交易所同步推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推动ESG信披从自愿向强制过渡 [1] - 香港联交所2024年修订ESG框架,新增强制气候信息披露要求,2025年生效,与ISSB标准深化融合 [12] - 欧盟通过ESG评级监管新规,要求评级机构接受ESMA监督,英国、印度亦将ESG评级纳入金融监管体系 [20] 行业差异化披露实践 - 高碳排行业(钢铁、水泥等)需重点披露碳排放、减碳路径及绿色技术创新,而科技企业侧重数据隐私、信息安全等议题 [14] - 白酒行业国内评级(如贵州茅台)显著高于国际评级,主因国际标准对中国国企治理模式及乡村振兴等特色议题覆盖不足 [17] ESG投资与市场发展 - 全球ESG投资规模突破30万亿美元,但受监管统计变动影响规模存在波动 [18] - 美国SEC对"漂绿"行为实施严厉处罚,如高盛资管因ESG误导被罚400万美元,德意志银行子公司DWS累计罚款超4400万美元 [19] 企业ESG需求演进 - 企业需求从报告编制转向ESG体系深度建设,包括数据治理、供应链ESG管理及绿色金融产品(如SLL贷款)认证 [8][9] - 国央企需在评级中纳入乡村振兴、党建等社会责任指标,中小企业则需简化指标体系以提升数据可比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