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改革措施,涵盖优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制度、发展权益类基金等六方面,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1] - 方案旨在解决基金公司"旱涝保收""重规模轻回报""风格漂移"等长期问题,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市场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 [1][10] - 改革重点包括推行浮动管理费机制、强化长周期考核、约束投资行为等,预计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市场活力 [11][12][14] 行业现状与投资者痛点 - 截至2025年3月,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达163家,管理资产净值32.22万亿元,但"旱涝保收"现象普遍引发投资者不满 [10] - 案例显示:某消费主题基金近三年收益率-31%,累计亏损1.57万元,且持仓偏离主题配置新能源、芯片等个股 [3][4][7] - 另一权益类基金净值从1元跌至0.41元,持仓收益率-46.73%,重仓光伏股但行业表现低迷 [7][9] 改革具体措施 收费模式优化 - 要求主动权益类基金60%采用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业绩差则少收管理费,20余家机构已准备申报新产品 [11] - 交银国际研报认为此举将强化优胜劣汰机制,长期利好股市估值体系重构 [11] 考核机制调整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 [12]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10个百分点需降薪,显著超基准可适度提薪,并强化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 [12] 投资行为规范 - 要求每只基金设定清晰业绩比较基准,防止"风格漂移",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以减少追涨杀跌 [14] - 浙江券商人士指出此举将纠正投资偏离现象,确保"所见即所得" [14] 市场影响与预期 - 业内人士认为改革将促使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形成高质量发展拐点 [1][12] - 浮动费率与长周期考核机制有望提升产品长期收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11][14]
杭州基民四年亏了47%,管理费照交不误?公募基金管理新规能破局吗?
搜狐财经·2025-05-08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