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协议发展现状 -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旨在打造AI模型与软件间的通用接口,实现AI智能体功能,被类比为AI领域的"USB"或"Type-C"标准 [1] - 百度在Create2025大会上发布九大AI产品,重点推出电商交易MCP和搜索MCP,提出"全面拥抱MCP"战略 [1] - 阿里、腾讯、字节等国内互联网巨头2025年纷纷入局MCP,推动概念快速升温 [1] 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Monica公司采用"虚拟机+云计算"模式开发Manus AI,与MCP形成技术路线差异 [2] - MCP由Anthropic于2024年11月首次提出,早期反响平淡,后因Cursor/VSCode等工具支持而快速普及 [2] - OpenAI 2025年3月发布新版AI智能体SDK深度整合MCP,谷歌同期为Gemini添加MCP支持并推出互补协议A2A [3] 云计算厂商战略布局 - 微软联合Anthropic开发MCP工具包,推出MCP Server服务以强化Azure云生态 [3] - 阿里云推出"百炼平台"集成高德/支付宝等MCP服务,腾讯云TI平台提供微信支付/小程序场景的MCP插件托管 [3] - 字节跳动与华为基于自身云服务推出MCP SDK及Server解决方案 [4] 生态价值与行业影响 - MCP协议类似高铁铁轨,大厂通过自建MCP Server(高铁站)连接各类服务资源,形成生态竞争壁垒 [5] - 开放生态使MCP相比封闭式Manus方案更具扩展性,后者可能转型为MCP Client融入主流生态 [6] - 中金研报指出MCP处于"协议红利期",早期参与者可通过定义接口标准/积累工具资产构建结构性优势 [7]
MCP,AI时代的“书同文,车同轨”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08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