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湾区金融大咖说|专访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提振消费需建立长效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08 22:30

经济增长目标与政策对冲 - 为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需要增量政策拉动1%的GDP增长,对应1.4万亿元GDP增量,以0.5的财政乘数计算,需要2万亿元规模以上的增量政策对冲地缘政治影响[1][3] - 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是关键考量,直接发放家庭补贴可能产生较高乘数,而挤出效应的投资工具乘数相对有限[3]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货物贸易出口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抢出口现象起到重要作用[1][4] 美国关税影响与出口动态 - 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将在未来二三季度体现,第二三季度可能出现补偿性回落,即便关税不再升级,经济环比增速仍可能放缓[1][4] - 企业海外供应链布局效果分化,跨国企业和大型出口商可通过全球化分散风险,但中小微企业难以完全规避关税冲击[5] - 第一季度实际出口增长约10%(高盛测算),工业增加值增长6.5%,快于整体GDP增速,成为主要拉动项[4] 美国制造业回流挑战 - 美国扭转去工业化趋势面临劳动力成本高昂和产业链配套缺失的双重挑战,原材料进口依赖叠加高关税进一步增加回流难度[2][6] - 中国制造竞争优势不仅源于劳动成本,更在于完备的上下游配套体系[6] 内需与消费提振政策 - 提振消费需建立长效机制,核心是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工资、资产性收入、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涉及财税和收入分配机制调整[7] - 农村基础养老金每月约200元,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财政乘数效应更显著[8] 汇率与房地产市场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3关口获支撑,美元指数下降背景下人民币相对稳定,有助于缓解外贸压力[9] - 房地产政策重点包括增加高质量住房供给,改造城中村等存量住房可能成为新抓手,直接拉动GDP增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