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交易概况 -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申请,交易金额高达1151.5亿元,为"A股十年最大合并案" [1][3] - 截至5月8日收盘,中国船舶市值1348亿元,中国重工市值989.6亿元 [3] - 中国船舶拟以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的比例进行吸收合并,换股价格分别为中国船舶37.59元/股、中国重工5.032元/股 [5] - 中国船舶将发行约30.44亿股新股,合并后总股本达75.16亿股 [5] 合并后股权结构 - 合并后中国船舶集团控股小计持股49.29%,其他股东持股50.71% [6] - 中船工业集团持股比例从44.47%降至26.71%,中船重工集团持股13.98% [6] - 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存续公司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 [6]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合并营收达1340亿元,净利润49.25亿元 [6] - 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21%至36.14亿元,手持订单金额2169亿元 [7] - 中国重工2024年净利润同比激增266.6%至13.11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两家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81%和282% [7]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合并将形成覆盖舰船研发设计、核心配套、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7] - 新公司全球市场份额预计超20%,在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领域技术优势和定价权将增强 [7] - 2025年一季度新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反弹近50% [7] - 研发投入将超百亿元,重点攻关智能船舶、深海装备等前沿领域 [7] 央企改革背景 - 合并是央企改革从"物理合并"向"化学反应"深化的缩影 [8] - 存续公司49.29%股权由中国船舶集团控制,保持战略定力同时激发活力 [8] - 方案采用"动态换股机制",换股比例从初始1:0.1335微调至1:0.1339 [8] - 2024年以来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参与央企重组,交易规模同比翻番 [8] 外部环境与挑战 - 2024年中国造船业承接全球57%的新订单,但面临韩国技术追赶和欧美"301调查"压制 [9] - 合并是对外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必然选择,对内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 [9]
千亿级“中国神船”启航,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交易所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