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递隐私保护须在“链”上发力
广州日报·2025-05-09 05:40

外卖快递行业隐私泄露问题 - 隐私泄露已成行业顽疾 外卖快递人员偷拍用户家庭环境 快递面单信息在黑市流通问题频发 [1] - 通过快递运单上的姓名 手机号和地址能还原出90%的个人信息 手机号可查到绑定的微信 支付宝等平台账号 进而了解个人兴趣偏好和消费习惯 [1] 隐私保护技术应用现状 - 隐私运单采用虚拟号码等去标识化技术对快递运单信息加密 快递员只能通过特定APP联系收件人 不能直接识别手机号码 [1] - 技术治理效能受制度环境和执行主体影响 治理主体和制度环境出问题时"技术在场"难以保证"治理在场" [1] - 隐私运单推行影响末端派送便捷性 快递员需用手持终端扫描信息后才能投递 虚拟号码可能被屏蔽或拒接 [2] - 部分代收网点缺乏自动信息分拣功能 无法通过隐私面单对快递分类存放 [2] 行业全流程数据风险 - 快递链条包含商家贴单 仓储分单 揽件分包 中转派件 末端驿站等环节 处理个人信息主体多 涉及面广 数据量大 [2] - 网络黑灰产业曾将企业用户数据库整个"拖库" 造成手机号 收件人姓名 地址等信息泄露 [2] - 不法分子从驿站攻入后台服务器 数以千计公民个人信息被上传网盘和倒卖 [2] 产业链协同改进方向 - 寄递企业与电商平台需共同推进信息数据处理标准化 全流程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 [3] - 行业应从"拼流量"转向"拼服务" 把保障用户隐私作为市场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