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链条防治偷税骗补需集聚合力
经济日报·2025-05-09 05:46

案件概况 - 广东惠州一家网络主播管理机构通过设立多家空壳企业为旗下700余名主播偷逃个税,涉案金额超2亿元[1] - 不法中介辅助收取"手续费"并骗取地方奖补,形成偷税骗补产业链[1] - 案件呈现规模化、链条化、职业化趋势,严重影响国家税收安全和公平竞争[1][2] 作案手法 - 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构经营状况,利用中介专业手段规避监管[1] - 主播管理机构鼓吹避税"福利"诱导主播参与,中介机构出谋划策从中获利[1] - 地方园区未有效跟踪核实空壳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给违法行为可乘之机[1] 监管应对 - 8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织密税收"安全网"[2] - 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提升监管精准性,多部门协同保障政策规范落地[2] - 需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同,精准定位风险隐患并强化共同研判处置[2] 行业责任 - 平台企业需履行税收协助义务,督促从业人员依法纳税[2] - 涉税中介应坚守职业道德,避免专业本领沦为违法行为的"障眼法"[2] - 重点行业需针对性开展税收法律宣传,剖析违法违规案件法律后果[3] 社会影响 - 链条式违法行为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损害守法经营主体权益[1][2] - 案件暴露主播行业税收合规意识薄弱,中介机构执业规范待加强[1][2] - 需全社会共同营造依法纳税氛围,从根源上遏制投机取巧行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