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1] - 从2020年的1078亿美元到2024年的2448亿美元,仅用5年时间实现规模翻倍[2] - 2024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同比下跌6.9%,其中自俄进口降幅6.9%,对俄出口降幅6.8%[9] 贸易结构互补性 - 能源和机电产品占主导:2024年俄对华能源出口占贸易总额76.2%,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60.3%[5][6] - 原油进口创新高:2023年中国自俄进口原油1.07亿吨,2024年达1.0847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19.6%[6] - 天然气合作加速:2024年俄对华管道输气量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出口860万吨,预计2025年管道气将达380亿立方米设计目标[6] 重点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互联:中欧班列经俄线路占比超70%,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桥等项目显著降低物流成本[3] - 农业与科技合作:俄成为中国第三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大豆牛肉贸易年均增长超20%,航天量子通信等领域联合研发取得突破[3] - 汽车产业链协同:中国品牌吉利奇瑞在俄投资建厂,2024年机电运输设备占对俄出口总额60.3%[6][7] 区域与主体合作 - 东北-远东对接: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推进跨境物流和农业合作,俄远东经济特区吸引中国企业设厂[7] - 地方合作多元化:黑龙江江苏等传统对俄合作大省与浙江福建等新兴省份共同参与,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主力[7] 政策与战略驱动 - 战略协同:一带一路与俄"向东看"战略对接,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框架下基础设施产能合作深化[8] - 金融创新:推动本币结算比例提升至80%,探索建立中俄联合主权财富基金支持跨境投资[15] - 多边协作: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框架内推动贸易便利化,共同应对单边主义和技术封锁[16] 未来合作方向 - 北极航道开发:俄启动破冰船建造等计划,中俄在资金技术和施工能力方面存在巨大合作空间[14] - 清洁能源拓展:探索氢能核能合作,推动跨境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5] - 科技联合攻关:建立中俄联合科技园区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减少第三方依赖[15]
推动中俄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2025-05-09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