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检查难度加码?减频次提效能还需苦练内功
中国环境报·2025-05-09 07:21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推进精准检查 [1] - 生态环境部部署专项行动,提升执法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1] - 政策强调差别化对待高风险和低风险企业,对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集中精力聚焦高风险企业 [1] 企业分类管理 - 上海市将企业划分为ABCD4个等级:A级企业列入"无感监管"清单,基本不去现场;B级企业按5%比例抽查;C级企业抽查比例提高至20%;D级企业100%检查 [2] - 分类依据包括生产工艺复杂程度、排污总量及毒性、监测信息和信用评价等因素 [2] 监管能力提升 - 监管人员需提高业务能力,建立完整企业台账并动态调整 [2] - 借助科技手段如用电监控、在线监测、遥感和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方式提前获取问题线索 [3] - 制定规范工作模板,让每次入企检查成为全面的环境风险体检 [3] 检查流程优化 - 合理统筹行政检查事项,部门间协调减少企业迎检次数,部门内统筹实现一次性交总账 [2] - 完善"触发式"检查机制,确保特殊情况下能顺利入企检查 [2] - 提高检查透明度和精准度,让企业清楚检查内容并自愿整改 [3] 风险防控 - 监管人员需加紧练兵,在精准管理上积累经验,压缩无效检查的同时掌握问题线索 [3] - 加强评估工作,防止行政检查频次降低后企业出现投机心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