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战逆袭,中国品牌出海高端跃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09 13:26

品牌出海韧性 - 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下,依赖低价模式的企业陷入被动,而提前布局品牌化、有技术壁垒的头部企业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 [1] - 海菲曼通过多元化市场策略覆盖全球100多家经销商,并拓展东南亚B2B市场降低关税风险,凭借专利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提高毛利率以抵消关税成本 [2] - 安克创新表示将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心智建设、全球化柔性供应链等战略方向增强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2][3] 品牌溢价与客户忠诚度 - 宁波市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因品牌溢价能力实现15%~20%的产品溢价,涨价后对销量影响不大,拥有稳定忠诚的"发烧友"类型买家 [4] - 高端音频市场客群对价格敏感度较低,品牌力强的企业如海菲曼凭借稳定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保持业绩基础 [2] - 行业认识到品牌溢价能力在关税环境下成为新的竞争壁垒,单纯低成本模式难以为继 [3] 品牌化转型加速 - 外部环境变化促使具备稳定供应链、成熟产品线和海外销售渠道的企业加速品牌化转型 [1][4] - 企业意识到缺乏品牌将无法在海外市场涨价,缺乏应对政策波动的回旋余地 [3] - 出海企业将关税视为坚定做品牌、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催化剂,不会轻易中止品牌投入 [4] 品牌出海发展阶段 - 品牌出海1.0阶段以OEM代工为主,核心是卖货和短期转化 [5] - 2.0阶段开始建立品牌标识但仍以价廉物美为卖点 [5] - 3.0阶段企业真正重视品牌资产,走上长期品牌建设之路 [5] 品牌价值与技术创新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达30%,但品牌价值份额仅占18%,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 海菲曼凭借自有专利核心技术和研发制造能力建立护城河,旗舰产品定价高达8000美元 [6] - 技术突破为品牌提供差异化故事,品牌溢价反哺研发投入,赢得定价权和话语权 [7] 全球市场表现与趋势 - 2024年全球CTV广告收入增长20%至352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463亿美元 [6] - 中国BrandZ百强品牌海外业务占比从2020年6.7%增长至2024年13% [8] - 75%海外消费者出于价格以外的因素选择中国品牌,中国制造逐步摆脱廉价标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