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探上海外贸专柜:价格有的仅为海外一成,企业称库存压力缓解

外贸转内销趋势 - 出口转内销的外贸优品成为消费热点,南京路步行街多家百货商场设立外贸专柜销售胶原蛋白肽、保温杯等商品 [1] - 外贸企业通过内销缓解库存压力,同时为国内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产品 [1][6] - 外贸产品因品质和价格优势吸引各年龄段消费者,如保温杯国内售价仅为海外一成(219元 vs 1800元) [2][5] 商超快速响应机制 - 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为外贸企业开通绿色通道,5天内完成场地查看、合同预审等流程,远快于常规3-6个月周期 [2] - 第一食品商店仅用一周完成货品上架,赶在五一假期前开张 [3] - 永辉超市推出15天极速上架措施,截至5月7日已与超300家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覆盖日化、食品等全品类 [3] 企业案例与销售表现 - 苏州吉利鼎海洋生物科技公司计划通过内销消化三分之一库存,产品价格比进口同款低30% [2] - 思乐得保温杯国内售价200多元,远低于进口品牌,其美国业务占比50%以上,工厂店首次在国内设点 [5] - 大润发"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原计划单日结束,因客流量大延期至5月3日,后续或扩展至其他门店 [6]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热度 - 退休市民专程购买外转内商品,表示支持国货 [5] - 外贸女鞋展销单日售出几十双,麻编鞋国内售价仅一两百元(官网原价几百美元) [6] - 永辉已上架4个品牌13支商品,大润发与90家外贸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其中50家已立项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