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预计2028年突破1.1万亿美元,2023-2028复合年增长率7.2% [1] - 东南亚茶饮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201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4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9.8%,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之一 [1] - 中国茶饮品牌出海呈现差异化策略:蜜雪冰城规模化、奈雪的茶高端化、茶百道差异化、古茗区域深耕 [3] 蜜雪冰城 - 截至2024年底海外门店达4895家,较2023年增加564家,平均每周新开10家店 [4] - 海外定价维持"极致性价比"策略:越南3-6元/杯,印尼3.7-4.6元/杯 [6] - 供应链优势显著: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2023年柠檬采购量11.5万吨,采购成本低于行业25% [6] - 商品销售毛利率从2023年28.8%提升至2024年31.6%,远超行业均值25% [7] - 营销本土化:雪王IP在各国进行形象改造(如日本传统头饰、韩国RAP造型) [9] 奈雪的茶 - 海外采用"奢侈品化"策略:泰国Centralworld旗舰店开业三日营业额近100万泰铢 [11] - 海外定价高于国内:泰国90-145泰铢/杯,马来西亚比国内高25%,新加坡高30% [13] - 2024年营收49.21亿元同比下降4.7%,经调整净利润由盈2090万元转亏9.19亿元 [11] - 直营模式成本压力大:海外单店员工数为加盟品牌2-3倍,2024年净利率-18.64% [13] - 2025年战略调整为"扭亏",计划在泰国新增20家门店 [10][16] 茶百道 - 韩国市场成功关键:开发3-5款本土化SKU,如汉拿峰水果饮品 [19] - 建立茶饮师培养体系,解决韩国无专业茶饮师问题 [19] - 供应链本土化调整:韩国用南美苹果芒果替代台农芒果 [19] - 截至2024年底在5个海外地区共开设14家门店 [19] - 2025年明确将"出海"列为首要战略 [20] 古茗 - 专注下沉市场:2023年底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79%,2024年9月升至80% [22] - 出海态度谨慎:年报表述为"持续评估机会",优先关注增长潜力市场 [23] - 国内战略为提升17个已布局省份的门店密度 [23] 行业挑战 - 环保法规增加成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推行限塑令,可降解吸管成本比塑料高5倍 [25] - 本土品牌反击:印尼Tehbotol推出价格低20%的同类产品 [26] - 供应链难题:需平衡本地化采购与产品一致性,建立跨国物流体系 [27] - 资本市场分化:蜜雪冰城市值最高达1900亿港元,奈雪的茶股价跌超90% [29]
财报会说话:真实的茶饮出海现状
36氪·2025-05-09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