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你的车门安全吗?工信部出手破解隐藏式车门把手隐患
贝壳财经·2025-05-09 19:42

工信部规范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标准 - 工信部5月8日-6月7日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拟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需有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 [1] - 新国标将填补汽车车门把手规范空白,未来设计方向可能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 [1] 隐藏式车门把手现存问题 - 市场应用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风险、识别操作难、断电失效、夹手等问题,影响事故救援 [4] - 典型案例包括2024年问界M7 Plus碰撞后因断电导致车门把手失效(115km/h高速追尾)、2022年雷克萨斯LM碰撞后车门锁止、2019年美国特斯拉Model S事故致救援受阻 [4][5][6] - 2023年一汽丰田因后门外把手设计缺陷召回12,205辆bZ3汽车,高温高湿环境下可能导致锁止/开锁状态异常 [8] 隐藏式车门把手技术分类与市场应用 - 主要分为三类:按压弹出式(特斯拉Model 3/Y)、电控弹出式(特斯拉Model S)、触控感应式(蔚来、理想部分车型) [12] - 新能源车企广泛采用该设计,因其美观、科技感强且能降低风阻(小鹏称可提升风阻系数和造型科技感) [11][14] - 1952年首次出现在奔驰300 SL,近年随电动化普及成为新能源车型"标配" [10][11] 行业反馈与改进方向 - 比亚迪参与标准起草,称已贡献安全设计经验以提升行业安全底线 [16] - 小鹏承认现存不足并研发改进方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批评其"重量大、密封性差、碰撞缺电打不开" [16] - 用户痛点包括冬季冻结(需吹风机/开水解冻)、操作复杂(需"找暗门、摸机关")、儿童夹手风险等 [15] 标准核心修订内容 - 强化碰撞/起火场景下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冗余设计 [8] - 规范隐藏式/应急式内把手的安全标志可见性,确保紧急逃生识别 [9] - 提升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后门锁功能丧失,防止翻滚事故中误操作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