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两百份“非标”样本解剖:时隔七年再现内控与财报“脱节” 审计意见成退市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09 20:36

非标意见概况 - 2024年A股5403家上市公司中191家被出具"非标意见",同比下降7.3% [1] - 非标意见分类:20家无法表示意见、99家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72家保留意见 [1] - 创业板和北交所首次全面实施内控审计,新增155份内控非标意见(38家否定意见、5家无法表示意见、112家带强调事项段) [1] - 出现7年来首例财报审计"无法表示意见"但内控审计"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脱节案例 [1] 审计机构分布 - 财报非标意见:44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中兴财光华(20份)、立信(16份)、天健(14份)位列前三 [2] - 内控非标意见:37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天健(17份)、信永中和(15份)、中兴财光华(14份)最多 [2] 非标原因分析 - 核心矛盾:持续经营风险、立案调查影响、审计范围受限、内部控制缺陷 [2][3] - 典型案例:*ST东通因证监会立案调查未结案、商誉减值证据不足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2] - *ST新元因前期差错更正完整性存疑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3] - 98家企业同时存在财报与内控非标意见 [3] 特殊案例解析 - *ST高鸿财报审计"无法表示意见"但内控"标准无保留意见",系2023年内控问题已整改 [4] - 此前中审亚太所指出其应收账款管理失效、重大诉讼影响内控有效性 [4] - ST宝鹰等多家公司财报标准但内控被否 [4] 退市风险警示 - 20家2024年财报"无法表示意见"企业已被ST [5] - 98家企业连续两年(2023-2024)被出具非标意见 [5] - *ST工智等5家连续两年"无法表示意见"已收到终止上市通知 [5] - *ST人乐2024年净资产-4.04亿元且财报内控双非标 [6] - 退市新规新增连续三年内控非标退市条款,20家企业符合条件 [6] 行业监管趋势 - 非标意见成为财务信披质量分水岭与退市机制实施缩影 [7] - 上市公司需披露非标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配合审计机构要求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