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6方面25项政策举措,包括优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制度、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建设一流机构等[1][2] - 政策导向强调"以投资者为本",强化利益绑定机制、长周期考核、服务能力提升及权益基金发展[2] - 改革重点包括强化投资者利益绑定、增强投资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及壮大权益类基金[2] 权益投资发展 - 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及稳定性是核心方向,需服务国家战略、资本市场稳定及投资者红利分享[3] - 沪深300滚动市盈率12.3倍,显著低于标普500等市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5] - 鼓励浮动费率产品和指数类产品创新,强化利益绑定与低成本配置工具供给[6] 投研能力建设 - 构建"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强化科技赋能与人才梯队培养[4] - 大模型等技术提升非结构化信息解读、财务预警及量化策略生成效率[4] - 推行产品跟投与三年以上业绩挂钩的薪酬安排,降低核心人员流失风险[4] 投资行为优化 - 要求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严禁风格漂移,降低换手率[5] - 将投资者盈亏、业绩比较基准纳入考核体系,解决"重规模轻回报"痛点[5] - 通过衍生品投资等策略增强业绩稳定性,创造更稳健回报[6] 投资者服务转型 - 推动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建立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纳入权益保有规模、投资者盈亏等指标[7] - 提升中长期资金服务能力,发展个人养老金产品及基金投顾业务[7] - 加强逆周期营销,引导投资者理性长期持有[7] 机构建设要求 - 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需完善公司治理、合规风控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9] - 银行系基金公司需强化政治站位,践行投资者利益核心理念[9]
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赵桂才: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及稳定性,为投资者创造更优长期回报
财经网·2025-05-09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