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资本市场建设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深圳推出20项举措构建高质量资本市场,目标在"十五五"期间形成创新资本集聚、适配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体系,打造五个"一流"机制(创新资本形成、标杆企业、行业机构、市场生态、风险防控)[1] -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长期资本政策,推动国资基金成为耐心资本[2] - 截至2025年5月深圳A股上市公司达423家,其中科创板+创业板211家全国第一,方案从上市入口、持续监管、投资价值、产业链整合四方面提升质量[3][4][5] 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 建立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覆盖"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层,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上市/并购"绿色通道"[2] - 深交所将增加科创制度供给,丰富并购重组工具和股权激励制度,同时强化债券市场"科技板"对高新企业的融资支持[2]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上市入口端强化跨部门监管,打击违规代持、利益输送,实施"一企一策一专班"培育机制[3] - 持续监管聚焦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构建防假打假体系,加强大股东等"关键少数"监管,完善退市协同机制[4] - 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强化分红监管,支持回购增持优化流动性,打击操纵市场行为[4] - 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开发并购贷款工具,支持数字化转型和境内外供应链布局[5] 行业机构建设 - 推动投行/投资机构差异化发展,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中小机构特色化经营[6] - 强化投行业务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监管,支持券商拓展境外业务提升国际影响力[6] - 引导资管机构优化投研能力,创新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产品,加快权益投资发展[7] 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 深交所将深化多层次市场建设,发展股债衍生品市场,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8] - 加强穿透式监管和跨境协作,建立深港监管通报机制,完善舆情应对和投资者保护体系[8][9] - 推动深港交易所互联互通,落实5项对港合作措施,吸引QFLP/QDIE等境外机构落户[9] 风险防控体系 - 建立"四早"风险处置原则,强化数据共享和跨部门协同,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平台[9][10] - 综合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工具处置风险,压实上市公司和机构稳市责任,防范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10]
深圳出台专项行动方案!锚定“五个一流”建设产业金融中心
南方都市报·2025-05-09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