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美国电动工具和户外动力设备市场规模在2020年超过1700亿人民币 [1] - 美国市场销售的工具类产品至少一半是中国制造,电动工具九成以上来自美国之外 [3] - 美国制造业回流在工具类生产制造领域几乎不可能实现,成本至少增加50% [1][10] - 美国对进口钢材加征关税导致钢铁协会集体涨价30%,削弱制造业竞争力 [11] 公司策略 - 泉峰控股2024年销售规模约130亿人民币,美国市场占比七成以上 [3] - 泉峰控股通过收购德国Flex品牌实现全球销售增长近三倍,但增量主要来自中国生产 [9] - 巨星科技越南三期工厂5月底竣工,四期改造明年5月完成,未来越南或泰国工厂可完全覆盖美国市场需求 [5] - 泉峰控股计划未来几年最大限度挖掘越南产能,暂停中国出口美国后加大越南生产 [3][13] 供应链调整 - 泉峰控股越南工厂2020年投产,2024年决定建设第二制造基地 [4] - 巨星科技2018年在越南建厂生产手动工具,计划扩展到电动工具 [4] - 越南工具类产品被加征10%关税,成本由中国制造商、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分担 [4] - 美国史丹利百得2023年关闭得克萨斯州工厂,显示美国制造业成本过高 [10] 市场竞争 - 泉峰控股全球销售收入过去十年翻两番,2024年为17.7亿美元,史丹利百得为153亿美元 [14] - 巨星科技通过收购Arrow品牌和Shop-Vac蚕食史丹利百得市场份额 [14] - 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品牌和自建品牌与史丹利百得、博世等国际企业竞逐 [13][14] - 中国头部企业在品牌化和高端化方面有所突破,但大部分仍以代工或中低端产品为主 [14] 全球化布局 - 泉峰控股销售渠道包括劳氏、沃尔玛和亚马逊 [3] - 巨星科技在美国销售占总体收入四成,中国工厂出口欧洲、一带一路国家和南美 [5] - 中国企业全球化步伐持续,即便在脱钩极端场景下也不放弃美国市场份额 [13] - 泉峰控股通过收购SKIL等品牌加速全球化,但与国际头部企业仍有差距 [14]
中国出口企业放言,这个千亿制造业不会回流美国 | 海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