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落地 差异化信贷破解融资顽疾
中国经营报·2025-05-10 15:52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1] - 近5年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 [1]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配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 增强信贷供给与资金使用周期的匹配性 [2]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 同比增长7.41%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2] - 民营企业融资难主因包括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低 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 政策传导机制滞后 [2] - 金融监管总局将针对重点领域实施"一业一策" 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3]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调降相关工具利率以支持涉农 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 [3]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 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深化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3] 金融服务创新方向 - 银行需开发信用贷款 短期循环贷款 跨境金融综合服务等适配产品 [4] - 法律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接受应收账款 仓单 股权 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贷款 [4] - 建议建立统一权利质押登记平台 简化流程 降低成本 提高透明度 [4] 金融机构行为规范 - 法律要求金融机构在授信 风控 服务收费等方面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 [4] - 禁止单方面增加贷款条件或提前收贷 违约需承担法律责任 [4] - 银行应自查信贷业务 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条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