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经贸会谈,揭示了东南亚发展的第三种可能性
虎嗅·2025-05-11 07:05

东南亚经济地位与贸易格局 - 东盟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5%增长至2023年6.4% [1] - 东南亚国家年均经济增长率达5%,中南半岛国家接近7%,高于全球3%的平均水平 [1] - 东盟占世界货物出口份额从2001年6.2%增至2023年7.6%,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总和 [1] 区域贸易模式演变 - 东亚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份额从1995年14.5%跃升至2007年42.4%,ICT产品出口占全球58% [10] - 2008年前全球价值链贸易占全球贸易额50%以上,金融危机后停滞但未下降 [7] - 越南出口中外国增加值比重从2007年40%升至2022年48%,居东南亚首位 [13] 中美博弈下的产业调整 - 2018-2020年美国占东盟出口比重从11.2%暴增至15.7%,中国从13.8%升至15.8% [23] - 越南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获益,对美出口跃升至美国第七大贸易伙伴,贸易赤字达1040亿美元 [13] - 马来西亚槟城2023年吸收外资128亿美元,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从16家增至55家 [20] 重点行业发展 - 越南在东盟通用机械贸易占比2020年超过马来西亚,电器机械2017年跃居第二 [14] - 新加坡转向知识经济,专注品牌和营销环节,出口外国增加值比重从47%降至41% [14] - 马来西亚占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市场13%,英特尔1972年即在此布局 [20] 区域产业链重构 - 东盟对日本出口依赖从11.8%降至6.8%,对华依赖从6.5%升至14.8% [17] - 中国成为东亚生产网络中心,中越贸易额占比从2017年23.5%升至2023年25.2% [13] - 东盟区域内贸易比重从24%降至21.3%,显示内部市场建设受地缘政治冲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