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击穿的“事实”:经济学有态度,但不需要预设立场
搜狐财经·2025-05-11 07:30
怎么才算是自设立场? 2023年时,北大的姚洋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不行了,拯救楼市只有一条路:征收房产税。这个说法肯定有问题,能征早征了;到了2024年初,姚洋又 换了一个唯一,认为唯一的选择就是降价40-50%,我就不信没人买;这当然也有问题,2024年很多地区降的不止50%,楼市并没有真正回暖; 但是,到了2024年底,姚洋突然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回环,提出:房地产是中国永恒的朝阳产业。 为什么? 因为他必须这么说,因为房地产是真有问题了,这就是自设立场,既然要不顾一切唱响中国楼市光明论,那还要国发院干什么? 经常有来自网友的批评,说:戈多,你的叹息全是负能量。 其实,经济学无所谓正能量,也无所谓负能量;它不能欺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能说谈经济问题没态度,但不需要自设立场;这么说吧,林毅夫是有态度的学者,这很正常,他的学术倾向接近凯恩斯也很正常,一听到张维迎谈市场经 济,他就忍不住去反驳,这叫态度。不管哪一个流派,都会有致命的逻辑盲区,都会遭遇到反驳;马克思也一样,在社会学科中,谁也不会是真理的代言 人,不管是网友常说的西方那一套,还是东方那一套。 但是,有态度不等于要自设立场,经济学最终要经得住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