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到军营,他们这样谈理想
中国青年报·2025-05-11 10:06
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参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卫戍区某部联合开展国防教育共建活动,70余名官兵与大学生共同参观军事博物馆并参与思政课[3][6] - 大学生黄兵入伍后完成亚运会执勤任务,每日站岗8-10小时,连续40天坚守岗位[3][4] - 史国仕从无人机专业学生转型为"降魔神兵"士兵,强调训练中突破自我的价值[2][4] 军旅成长与个人蜕变 - 黄兵入伍后3公里跑步成绩提升至11分26秒,从体能薄弱到军事素质显著进步[2] - 史国仕描述军营生活细节,如清晨5点训练、拉动演练负重冲锋,体现军人使命感[4] - 谢万能12年防化兵经历包括天津港爆炸救援、北京新发地防疫等高危任务,每日训练穿防护服数小时[5] 理想信念与实践精神 - 付丽莎以航天员8G超重训练为例,强调远大理想需通过坚持实现,中国航天员从未按下离心机终止按钮[6][7] - 多名大学生参军理由包括"热爱国防事业""锻炼自己",退伍后仍保持军人精神[6] - 活动主题"赓续五四薪火"突出青年在军营与校园的双重奋斗路径[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