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定位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初始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首份《施政报告》中规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或与私募基金合作吸引重点企业落户香港[1] - 公司投资核心目标为争取长期投资回报,同时推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业等四大核心领域发展[1] - 公司定位包含"双重使命",即投资需带来财务回报,并配合香港实体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使得其与其他仅关注财务回报的机构投资人不同[7] - 公司每投资一元,能带动至少四元的市场投资,这促使公司与来自不同地区的主权基金和机构投资人展开合作[8] 投资策略与赛道 - 公司在前瞻性布局硬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三大投资赛道,这些赛道经过与不同市场沟通后精心挑选,既能配合香港发展转型,也能响应国家战略需求[1][3] - 作为长期投资者和"耐心资本",公司专注于选择对的赛道、公司和团队,市场波动反而可能带来性价比最好的投资机会[3] - 公司采用"点、线、面"的打法进行战略布局,例如已在香港投资电动车和基础设施公司并与泰国合作,金融科技公司也从印尼扩展到泰国[5] - 投资核心要素是专注于核心价值,明确需要的东西,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果断抓住机会并做好准备[4] 市场观点与机遇 - 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机构能解决市场核心痛点,在不同经济周期中脱颖而出,当前是快速寻找优秀伙伴和公司的好时机[1] - 许多国际投资者近期对中国香港及内地市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许多创新已超越国际投资者预期[4] - 公司看好与国家"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科技企业投资机会,并关注企业发展的市场支持、人才支持和资本支持的多元化[5] - 尽管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估值远低于纳斯达克,但公司关注性价比及未来机遇,并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增长潜力有信心[5] 香港金融枢纽角色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应继续发展高效融通机制,引导资源进入项目并推动资源汇聚形成合力[6] - 金融是香港的传统优势,需加以巩固并结合新的发展动能,科技领域将在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6] - 作为机构投资者,公司可通过有效连接资本、人才以及市场机会,提升科技公司成功的几率[6] - 科技公司的本质是解决生活痛点,依赖人才和团队,而"耐心资本"不仅提供资金,还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提供支持[6]
专访港投陈家齐:以耐心资本穿越周期,解码香港科技投资新逻辑
第一财经·2025-05-11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