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论美联储怎么做,鲍威尔都是输
华尔街见闻·2025-05-11 12:54

美联储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双重使命威胁,鲍威尔陷入"双输"局面,无论选择收紧、放松或维持现状都可能被贴上"为时已晚"标签 [1] - 经济学家建议按兵不动,因任何政策调整在当前环境下都可能被视为错误,安联贸易Dan North称"完全正确的做法就是什么也不做" [1][3] - 历史显示美联储在利率调整上常犹豫不决,70年代伯恩斯应对滞胀迟缓、90年代格林斯潘对互联网泡沫反应滞后、伯南克低估2008年次贷危机均为典型案例 [2]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同时对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并带来通胀上行风险,极大压缩美联储政策空间 [2] - 90%标普500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达对关税影响的担忧,但实体经济的全面影响尚未显现(政策仅实施一个多月) [5] - 鲍威尔在记者会强调对美国经济"稳固"的信心,明确拒绝"预防性降息"选项,认为劳动力市场符合最大化就业目标 [5] 决策滞后性问题 - 美联储传统依赖滞后指标(如劳动力市场数据),Joseph LaVorgna指出若等待就业数据确认衰退则"根据定义已经太迟" [6] - 鲍威尔2021年误判通胀为"暂时性"导致后续激进加息,历史显示美联储常在经济拐点后行动 [6] - Evercore ISI分析认为鲍威尔不急于行动的两大理由中,"不确定正确做法"比"等待无成本"更具说服力 [5] 政治压力与市场预期 - 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在社交平台抨击鲍威尔"为时已晚",宣称"几乎没有通胀"(3月通胀指标当月无变化) [4] - 当前经济数据未显示价格飙升或活动放缓,但制造业/服务业调查及消费者情绪指标已显现恶化迹象 [5] - 市场定价反映对美联储行动过晚的担忧,历史表明政策制定者难以准确预判关税等非传统冲击的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