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房子”从理念走向现实
经济日报·2025-05-12 05:57

政策导向与行业升级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标准,推动住房建设标准从"安居"向"优居"升级[1] - 北京市2024年11月发布《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2025年2月出台《技术要点》,明确支持架空层、风雨连廊、开敞阳台等创新设计,并允许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5][6] - 政策创新使100-140平方米户型的得房率从80%提升至90%,通过阳台、饰面层面积豁免实现空间增效[6] 示范项目实践 - 北京昌平"龙湖·观萃"项目是全国首个落地的"好房子"示范工程,获设计大赛一等奖,定位为绿色低碳智能社区[2] - 项目设计1.3万平方米绿地+风雨连廊系统,采用三进式归家动线,首层架空层增加30%公共活动空间[3] - 95平方米三居样板间采用开敞式阳台设计,提升8%得房率,实现四时景观渗透[3][4] 产品设计创新 - 空间布局实现洋房与小高层错落排布,设置共享办公区/儿童活动区/老年娱乐区等全龄化功能模块[4] - 投入上千万元优化设计体系,阳台进深达1.5米、开间3.3米,卫生间采用折叠门等适老化细节[7] - 社区外围配套"商业盒子",引入便利店咖啡厅等业态,外立面采用浅色石材+金属营造微度假氛围[4] 技术标准突破 - 《技术要点》突破传统容积率计算规则,对架空层、风雨连廊等新型空间给予政策豁免[6] - 项目应用全屋智能系统,集成灯光感应、语音控制窗帘、健康监测等20余项智能设备[8] - 建筑采用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外立面材料选择强调可持续性,实现全生命周期能耗降低[6][7] 市场价值影响 - 带认证的"好房子"项目预计在二手市场有15-20%的溢价空间,保值增值属性显著增强[8] - 新标准推动开发商投入更高成本(约增加5-8%建安成本)提升产品力,形成差异化竞争[8] - 政策引导下,北京平原新城区域2025年新建住宅中"好房子"占比目标达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