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拍出现“温差”:分化中热度持续
36氪·2025-05-12 08:50
上海第四批次土拍表现 - 四宗地揽金97亿元,平均溢价率15.5%,成交金额和溢价率较第三批次均下滑 [1] - 呈现"高溢价与底价成交并存"的分化特征,杨浦东外滩地块溢价26.3%,松江新城地块溢价20.42%,而虹口商住地块和青浦重固宅地块均为底价成交 [2][3][5] - 拿地房企均为央国企,民企未参与竞拍,核心区地块平均参拍房企达7家,外围地块仅1家报名 [6] 上海土地市场整体格局 - 延续"量少价高"态势,各批次宅地供应量减少(二批次仅1宗,其他批次4宗) [2] - 核心区优质宅地楼面价持续上涨,杨浦东外滩地块成交楼面价80199元/平方米,刷新板块纪录 [3] - 央国企对核心区地块竞拍积极,一季度城区地块平均溢价率36% [6] 全国土地市场分化特征 - 4月重点城市平均溢价率9.9%,一二线城市连续4个月溢价率超10%(一线13%,二线14%) [9] - 核心城市热度显著,杭州/重庆/苏州4月溢价率超20%,南京新街口宅地溢价达43% [10] - 非核心城市流拍增加,成都/西安/福州/佛山远郊宅地出现流标 [12] 房企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房企强化高能级城市优质土地储备,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房企的69% [14] - 央国企依托资金优势主导核心地块竞拍,如保利置业42.41亿竞得杨浦地块 [3][6] - 行业集中度进入提升周期,中小房企受流动性压力收缩投资半径 [14] 土地市场趋势展望 - 核心城市优质土地资源持续向头部企业聚集 [1][14] - 土地供给侧将优化供应规模和质量,维持核心城市市场热度 [17] - 一二手成交总量同比回正,有望推动土地市场达成供求新平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