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2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迎变:告别规模焦虑 基金公司回归重回报
贝壳财经·2025-05-12 09:49

公募基金新政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措施,重点解决基金公司"旱涝保收"和"重规模轻回报"问题,要求业绩差的基金减少管理费,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1] - 新政引入净值增长率、基金利润率、盈利客户占比等考核指标,缓解行业过度聚焦规模的短视倾向,增强逆周期调节能力 [3] - 对新设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强化利益共担机制 [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公募基金总规模从2019年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3月底32万亿元,但部分权益类基金近两年因股市波动出现明显亏损,投资者获得感不足 [2][3] - 行业存在过度追求规模扩张的短视行为,需通过考核机制改革引导审慎经营 [3] 新政具体措施 -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推动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 [3] - 调整高管及基金经理考核标准,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3] - 浮动费率基金规模达714.81亿元(截至2024年底),新政将扩大此类产品发行,激励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 [5] 基金公司响应与行动 - 多家公司表态将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如易方达基金计划增加浮动费率产品发行,加强投资者教育 [9][10] - 中欧基金推动投研模式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转型,输出风格更稳定的产品 [10] - 南方基金认为浮动费率机制可促进长期投资、超额收益和风格明晰 [5] 新政预期影响 - 有望构建更健康的市场生态,稳定股市、吸引资金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8] - 基金经理需持续创造良好收益才能获得职业发展机会,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7] - 嘉实基金强调投资者获得感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新政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