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力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促进行业功能发挥
中国基金报·2025-05-12 11:03

行业现状与政策背景 - 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2万亿元,但权益类产品占比、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投资者长期回报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1]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制度创新、产品供给优化和销售体系改革三大抓手,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 [1] - 政策明确将提升权益类基金规模与占比作为核心目标,被视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 [1] 政策端改革 - 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包括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加快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的注册进度 [2] - 快速注册机制可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帮助基金公司更快捕捉市场热点并推出适配产品 [2] - 加快权益类基金注册有助于增加资本市场资金供给,提升市场活跃度和稳定性,同时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实体行业提供更好金融支持 [3] 产品端创新 - 权益类基金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突围",基金公司可布局绝对收益策略产品和科技类指数基金,深耕科技主题ETF [4] - 研究创设专门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场外宽基指数基金试点产品,例如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增强+互换对冲"产品 [4] - 国投瑞银基金计划构建"分层布局、策略互补"的被动产品体系,覆盖核心宽基指数、高成长方向及细分赛道 [5] 销售端转型 - 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从"重首发、轻持营"向服务质量比拼转变 [6] - 不同销售渠道加速转型:互联网平台发挥数字化优势,券商系依托专业投研能力,银行渠道需平衡固收优势与权益短板 [6] - 销售机构需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以投资者立场定制服务方案,行业资源将向服务优质的机构集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