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造船的衰落,早在中国造船崛起之前
36氪·2025-05-12 11:31

美国对华海事制裁措施 - 美国针对中国国际海事行业发起301调查,指责中国损害美方利益,并通过《海运改革法案》系列措施打压中国海运和造船业 [3] - 美国拟对中国建造船舶和运营服务征收高额港口费用,限制措施分180天后和三年后两个阶段实施 [3] - 美国施压李嘉诚变卖港口资产,香港和记港口集团宣布向美资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80%股份,削弱中国港口网络 [4] - 美国多轮加征中国商品关税,从34%逐步升至145%,中方反制将对美关税提高至125% [4] - 美国考虑对中国商品实施差别化关税税率,分为35%和至少100%两档 [4] 美国海事制裁的影响 - 美国征收港口费用将推高海运运价,成本转嫁至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加剧美国通胀危机 [5] - 航运成本是全球通胀的重要驱动因素,运价翻倍时通胀率会上升0.7个百分点 [6] - 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20年1月的257.97点攀升至2024年12月的308.41点 [6] - 航运公司可能减少美线挂靠频次或退出市场,1%的运力减少可能导致2%-5%的运价上升 [6] - 全球航运巨头将调整运力布局,形成"平行船队",推高全球船队调度难度和成本 [7] 中国海事和船舶行业的发展 - 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 [14] - 中国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1.5%增长至2024年的78.5% [14] - 中国形成以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中心的造船产业集群,具备"设计-配套-总装"的全产业链优势 [15] - 中国船东持有的船队规模达到2.492亿总吨,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为15.9%,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15] - 全球海运量从1980年的37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126亿吨,增幅约为240.5% [15] 中美海事政策对比 - 中国废止各种形式的货载保留政策,而美国仍存在广泛的货载保留法律 [12] - 美国商业船厂数量跌去超过70%,目前仅生产全球商业船舶的不到1%,排名降至第19位 [14] - 美国造船成本是国外的数倍,工时效率仅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一 [14] - 中国船舶工业崛起是全球化浪潮下要素优化配置与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 [14] - 中国持续推动全球产业链合作与市场开放,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