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万邻长扎根韶关乡村!“睦邻制”织密治理网,点燃振兴火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2 12:55
基层治理创新 - 韶关市推行"睦邻制",在1205个行政村选配3.3万名邻长,联系服务33万户村民,构建"村-片-组-邻"治理格局 [1][3] - 邻长由威望高、服务意识强的村民担任,通过"群众推选+党组织认定+乡镇审核"程序严格把关 [2] - 邻长职能涵盖政策宣传(如推动医保参保率从全县末位跃至第一)、矛盾调解(累计化解纠纷127起)、乡风建设(打造58户示范庭院) [2][3] 激励机制与推广成效 - 采用"积分制"激励邻长,高莲村村民累计5600余分兑换价值14500元奖励,表现突出者可优先入党或列为后备干部 [3] - 2024年全市邻长参与调解纠纷790余宗,解决群众问题4800余个,并印发《全面推行"睦邻制"工作的通知》规范工作机制 [3] - 试点从仁化县22个典型村起步,后推广至全市,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3] 产业振兴与村民自治 - 邻长带动产业发展:岩头村邻长解决8万斤甜竹笋滞销(收购价高于市场0.2元/斤),曲江区邻长推动乡村旅游收入达400万元 [5] - 青云村采纳邻长46条建议(如修缮水渠、绿化),邻长牵头提供"微服务"3.2万次,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5] - 乡贤邻长邓罡华传授食用菌技术,恩村村邻长吸引34名人才返乡创业,2024年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超65万元(最低标准同比增长5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