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后债市长短端利率分化 央行“稳债市”信号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2 18:32
货币政策与债市调整 - 央行实施一揽子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超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至1.4% [1] - 银行间资金利率DR007从1.7%降至1.5%,短端1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4625%下行至1.4%,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1%上行至1.6825% [1][3] - 中长端利率债调整更显著,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75个基点至1.6825%,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4个基点至1.95% [4] 债市定价逻辑与机构观点 - 短端利率对流动性敏感,长端利率因"利多出尽"上行修复,央行强调维持正常收益率曲线 [3] - 10个基点降息幅度低于预期,市场解读为短期内再度降息概率降低,长债止盈情绪显现 [3] - 12日中美贸易谈判进展推动中长端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反映经济基本面预期改善 [4] 央行政策报告与市场结构 - 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示防范利率风险,指出长期国债因利率敏感性高易放大波动,硅谷银行事件为典型案例 [6] - 国有大行持有30%债券但交易量仅占5%,中小金融机构和资管产品交易量占比超80% [6] - 10只活跃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成交量占全市场30%,券种流动性分化明显 [7] 国债买卖操作分歧 - 央行一季度暂停国债买入以平衡供需,未来将评估市场供求择机恢复操作 [2][9] - 国泰海通认为降准后重启国债买入意义不大,国债买卖在流动性工具中排位偏后 [10] - 财通证券强调关注重启可能性,时机取决于经济形势、财政发力效应及金融风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