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线”记忆】“老三线”刘华贵的“老三件”
搜狐财经·2025-05-13 00:31

三线建设历史回顾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无数青年响应号召投身绥阳三线建设 为当地工业发展注入动力 [1] - 1968年刘华贵参军入伍 1971年退伍后直接参与三线建设 初期工厂仅200余人 [2] - 建设者面临艰苦条件但信念坚定 将困难转化为建设力量的精神体现时代担当 [2] 建设初期工作状况 - 交通极为不便 采购需乘坐拖拉机或步行往返 单程常错过饭点 [4] - 采购员使用水壶途中补充山泉水 体现年轻建设者不畏艰辛的工作态度 [4] - 工厂初期基础设施简陋 建设者暂住食堂 家属区尚未建成 [2] 生产制造环节要求 - 车间生产标准严格 产品表面缺陷超过5毫米即报废 [5] - 紧急生产任务时组建突击队 不计报酬加班赶工 [5] - 老师傅带头在高温环境下穿着密不透风工作服坚持作业 [5] 个人职业发展历程 - 刘华贵从采购员转岗至车间 职业生涯跨越多个岗位 [6] - 工作期间获颁199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1993年个人二等功等荣誉 [8] - 三套工作服见证从采购到车间工作的完整职业轨迹 [6] 历史文物与精神传承 - 保存完好的水壶 搪瓷缸 厂服等物品成为三线建设历史见证 [8] - 荣誉证书镌刻建设时期功勋 体现平凡岗位的不平凡贡献 [8] - 建设者青春汗水在祖国山河间书写壮丽篇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