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改革潮起 优质资产将迎更多“长钱”
上海证券报·2025-05-13 02:53
公募基金改革核心内容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基金公司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2] - 改革将重构公募基金商业模式,倒逼基金经理减少短期博弈和主题炒作,注重投资收益稳定性 [2] - 公募作为A股重要机构投资者,改革将重塑市场投资风格,促使资金更多流向长期价值优质企业 [2] 考核机制变革 - 对3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将明显下降,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力增强 [3] - 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奖惩机制向长期业绩倾斜 [4] - 参考海外经验,如美国资本集团"8531"长周期考核体系,推动基金公司落实长期投资 [4] 行业影响与调整 - 多家基金公司快速响应,调整投研考核周期至3-5年,建立激励递延及跟投机制 [6] - 头部公募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推进"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模式,支持团队制管理 [7] - 易方达等公司启动AI人才招聘,打造金融+AI复合型团队,提升投研科技能力 [7] 产品端创新与投资者教育 - 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主动权益类基金,强化基准约束作用 [7] - 开展投资者教育,帮助客户理解费率结构与风险,优化投资决策 [7] A股生态重塑 - 改革引导基金公司优先选择"好做"而非"好发"产品,增强投资者长期信任 [9] - 长周期考核有望降低基金换手率,提升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的契合度 [10] - 资金将更多流向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当前低配行业,中长期配置比例或回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