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106项,较上一版减少11项,较2018年版压减30% [1][2] - 清单持续"瘦身"释放"非禁即入"信号,覆盖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等领域 [2][6] - 2018年首版清单含151项,通过案例归集通报、放宽试点等配套改革推动制度优化 [2] 商业航天领域突破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采用"企建民用"模式,任务管理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发射场 [6] - 文昌航天城已吸引3250家企业入驻,2024年园区营收超200亿元 [7] - 星际荣耀等企业实现火箭制造-发射-回收全链条本地闭环,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6][7] 新业态发展案例 - 2024年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经济"民企83.6万户,占总新设量的40% [10] - 西双版纳旅拍行业爆发式增长,告庄景区经营户较2020年底增长383%至290户 [11][12] - 个体户智能登记改革实现"即申即办",企业设立审批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 [11] 重点领域民企参与 - 杭绍台铁路作为首条民营控股高铁,3年累计客流量超5000万人次 [15] - 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比例达20%,"民资入核"进程加速 [15] - 合肥低空经济集聚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合翼航空获全球首张无人载人航空运营证 [15][16] 改革成效数据 - 2024年1-4月民企中标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占比超80% [16] - 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民企总数超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 [16] - 深圳、横琴等地在智能无人体系、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7]
负面清单持续“瘦身” “宽准入”为民企发展按下“加速键”
中国青年报·2025-05-13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