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停产的撕拉片相纸,被年轻人捧成“纸中茅台”
36氪·2025-05-13 17:56
撕拉片市场现状 - 撕拉片价格飙升至300多元/张,被商家炒作成"氛围感神器"[1] - 话题"撕拉片凭什么卖300多一张"登上微博热搜第一,阅读量达4839.5万[2] - 二手平台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10张装)售价最高2000元,较停产前70元/盒涨幅超2757%[6] 产品特性与供应链 - 撕拉片为上世纪40年代技术,需手动操作且具有强颗粒度、过曝等复古成像特点[3] - 主要生产商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2016年停产,市面流通产品均为过期库存[4] - 彩色胶片保质期2-3年,黑白胶片3-5年,当前供给完全依赖二手渠道[4] 消费驱动因素 - 鞠婧祎、黄子韬等明星发布撕拉片美照引发粉丝效仿,带动社交平台讨论度[3] - 消费者认为其"强曝光"效果能呈现肤白清透的美感,具有独特纪念价值[3] - 成都摄影机构"娜扎同款"撕拉片定价338元/张,并计划涨价至410元/张[6] 市场心理与趋势 - "拍一张少一张"的稀缺性被商家炒作,形成"纸中茅台"效应[4] - 心理咨询师指出稀缺效应激发年轻人占有欲,愿为独特体验支付溢价[10] - 成像失败率高等技术缺陷被部分消费者视为"情绪消费"的组成部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