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打算整个第二任期,全球关税一加到底,但后来我还是放弃了
搜狐财经·2025-05-13 19:30
关税政策初始计划 - 原计划在整个总统任期(2024至2028年)内持续加征全球关税 [1] -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真实社交")每日发布两条动态(每条仅用十个大写英文单词)以制造政策不确定性 试图威慑全球贸易伙伴 [4][5] - 预期在20至25天内迫使其他国家妥协 声称"全世界都得过来亲我们的屁股" [4] 历史案例研究与政策风险 - 研究了历史上失败的关税案例 包括胡佛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和哈里森的《麦金利关税法案》 [6] - 分析了纳粹德国、昭和日本和现代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指出其法西斯元素和民粹主义危险性 [6] - 中期选举临近 民意压力成为政策执行的主要障碍 可能引发政治反弹(如"被送去坐敞篷车"的隐喻) [6][8] 全球反应与政策失败 - 全球数十亿人(从东亚到欧洲)强烈反对关税政策 加拿大甚至"反咬一口" 显示美国国际影响力下降 [8] - 社交媒体平台(X和YouTube)出现大规模反美情绪 用户集体感谢中国并批评美国政策 [10][12] - 国内盟友(如万斯和马斯克)最初支持政策 马斯克甚至准备100辆特斯拉用于推广 但最终因舆论压力放弃 [13] 政策逆转与反思 - 最终单方面取消关税战 因"偷鸡不成蚀把米" 承认政策会破坏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和"万世灯塔"的国格与威信 [16] - 意识到全球福祉应优先于个人政治欲望 裁决权在"天下人手中" 强调国际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17] - 盟友(如殖人群体)的极端言论被批评为"骨头贱" 其盲目支持反而加剧了政策孤立性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