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与进展 - 8家银行发行科创债规模达950亿元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 兴业银行等[1][2] - 国家开发银行和工商银行各完成200亿元发行 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各计划发行100亿元[2] - 兴业银行完成100亿元发行 浦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150亿元 上海银行和杭州银行各50亿元[2] 债券发行细节与市场反应 -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三种债券:60亿元2年期DR浮息债(利率1.47% 认购倍数4.51倍) 100亿元3年期固息债(利率1.35% 认购倍数4倍) 40亿元182天贴现债(利率1.17% 认购倍数5.04倍)[4] - 交通银行发行两类债券:3年期和5年期品种 基本发行规模各50亿元 合计增发规模不超过100亿元[5] - 债券市场认购踊跃 个别债券认购倍数达5倍以上[4] 资金投向与支持领域 - 募集资金投向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3] - 支持高技术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3] - 通过贷款 债券 基金投资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2] 银行承销与项目储备 - 建设银行承销8期债券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新能源等领域 涉及TCL科技 京东方等5家科技企业和3家股权投资机构[6] - 中国银行完成385亿元科创债承销 协助立讯精密 吉利控股 牧原股份等企业发行[6] - 兴业银行助力11家科技企业完成87亿元发行 储备超30个项目 覆盖股权融资 并购重组 研发投入等领域[7] - 上海银行协助立讯精密发行10亿元270天债券(票面利率1.71%)[7] 市场机制建设与影响 - 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容至金融机构 扩大债市科技板发行主体范围[8] - 建立做市机制和评价体系 提升发行质量与市场流动性[8] - 有利于构建收益率曲线 提高二级市场换手率 激发债市活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