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东农信深化改革路线图:组建农商联合银行,“1+7”市场体系升级
第一财经·2025-05-13 23:13

广东省联社改革方向 - 2025年将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联合银行模式成为广东的选择,"1+7"市场体系升级在即 [1] - 广东省联社由81户社员股东组成,包括H股上市的广州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以及A股首发上市的顺德农商银行、南海农商银行等 [2] - 截至2024年末,广东全省81家农商行总资产为4.80万亿元(增长3.79%),存款3.75万亿元(增长4.97%),贷款2.63万亿元(增长3.91%),全年净利润242.85亿元 [2] - 81家农商行承担了全省银行业1/4的涉农贷款、2/5的普惠涉农贷款和3/5的农户贷款,体现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2] "1+7"市场体系特点 - 广东已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农商银行脱离省联社系统,包括广州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等,管理权移交至地方政府 [3] - 头部农商银行通过"注资、注制、注智"方式定向帮扶其他机构,例如深圳农商银行控股惠来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控股潮州农商银行等 [3] - 省联社直接管理部分农信机构,形成"1+7"体系,保留省级战略协同功能的同时实现属地管辖 [3] 全国省联社改革模式 - 多数省份选择以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为主,分为"下参上"(浙江模式)和"上参下"(山西、四川、广西模式)两种持股方式 [4][5] - 联合银行模式改革成本较低且保留多级法人治理结构,适用于优质农商银行较多且重组整合阻力较大的省份 [5] - 统一法人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程度高或管理半径小的省份,如辽宁、海南、内蒙古等地选择组建省级农商行 [6] - 部分省份采用分步走方式,如河南先成立联合银行后转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 [6] 农商联合银行优势 - 改制为农商联合银行可理顺股权关系、增强资本实力(注册资本达几十亿至上百亿元)、申请更多业务资质与牌照 [5] - 省级农商银行模式有助于集中配置资源、提升经营管理合力、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适合机构数量少或高风险机构较多的地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