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评论丨技术突破仍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关键
300024机器人(300024)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4 01:46

AI大模型的应用正在重塑机器人的"大脑"。华为的6G机器人系统原型实现了自然语言指令理解、环境 语义解析和动态路径规划的全流程闭环。特斯拉将FSD自动驾驶算法迁移至Optimus,构建了虚实结合 的混合现实训练体系,使机器人能通过VR远程操作数据实现自主进化。这种技术融合使机器人的决策 效率较传统预设程序模式提升5倍以上。 我国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创新进程加速了成本下探。绿的谐波公司的谐波减速器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下 降,五洲新春的行星滚柱丝杠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国产传感器企业如汉威科技、奥比中光在环境感知 和3D视觉领域的技术突破,使机器人核心部件成本大幅下降。这种"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市场扩 张"的正向循环,为人形机器人2025年量产奠定了基础。 周城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 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2024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开始一场机器人狂欢。在这场资本盛宴背后,"机器人+AI"的产业革命正在 突破临界点: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实现后空翻动作不过7年,OpenAI投资的Figure AI已能完成咖啡 制作全流程,技术进步呈现指数级加速态势。当人形机器人即将迈入量产门槛之际,这场由人工智能驱 动的机器人革命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