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跨界光伏退潮 产能出清进度成焦点
证券时报·2025-05-14 02:03

跨界光伏企业现状 - ST沐邦股价连续第七个交易日跌停,反映跨界光伏企业在行业下行周期普遍面临困境 [1] - 2024年年报披露后,多家跨界光伏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持续经营能力受质疑 [1] - 多家跨界企业正筹划出售光伏业务以摆脱亏损,如ST绿康拟出售光伏胶膜相关全部资产 [1][3] *ST绿康案例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亏损4.45亿元,光伏胶膜业务毛利率为-38.63% [4] - 2022年8月宣布收购江西纬科后股价最高涨幅达422%,但跨界未带来业绩改善 [3][4] - 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由正转负至-2453.6万元,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 [2][8] 行业背景与问题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跨界企业普遍亏损 [6] - 跨界企业多聚焦光伏主产业链制造环节,原有主业五花八门但普遍难以为继 [6] - 融资环境变化使跨界企业难以持续技术升级,如仕净科技终止4.2亿元定增 [7] 企业退出方式 - 跨界企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退出:出售光伏业务、转让控制权、国资接盘 [10] - 麦迪科技拟6.34亿元出售光伏资产,ST泉为筹划出售安徽泉为51%股权 [10] - *ST海源控股股东拟3.5亿元转让股份,控制权将变更 [10] 行业展望 - 行业需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当前跨界企业退出尚不充分 [11] - 2025年行业扭亏为盈较难但有望见拐点,跨界企业退潮有利于供需再平衡 [12] - 有规模化优势、品牌溢价、领先技术和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