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科技企业迎来融资良机 科创债估值逻辑将升级 投资者结构需优化
上海证券报·2025-05-14 02:45
科创债市场扩容与主体准入 - 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容至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五类企业 [2] - 发债主体扩容将助力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良机 [2][4] - 此前科创债主要面向高信用等级大型央企国企,中小科技企业因高风险低评级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4] 科创债的独特属性与估值逻辑 - 科创债不仅是传统"高收益债",更具"高变化债"和"高成长债"属性,需建立"债项+主体"双重视角估值方法论 [2][5] - "高变化债"核心在于债项结构灵活性,包括转股条款、知识产权担保、浮动利率债券等创新设计 [5] - "高成长债"关注企业未来发展潜力而非当前财务状况,吸引"耐心资本"进行长周期融资安排 [6] - 债项创新可降低融资成本,如央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风险缓释降低违约风险 [5] 市场机制优化方向 - 需完善私募发行和合格投资者制度,简化流程并提高投资者准入门槛 [8] - 应推动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如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对冲工具 [8] - 需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完善契约条款和违约处置机制,建立有效退出渠道 [8][9] - 建议分层投资者教育,对机构侧重风险定价培训,对个人普及适当性管理规则 [9] 市场发展前景 - 科创债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政策完善和风控体系健全,"明日之星"企业发行比重将提升 [7] - 未来投资者结构将更多元化,风险收益合理匹配是市场稳健发展的核心议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