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损坏名画的孩子,要被赶出博物馆吗?
环球时报·2025-05-14 06:44
美术馆与儿童互动 - 一名儿童在荷兰鹿特丹博物馆刮花了价值4200万英镑的马克·罗斯科画作《栗色上的灰橙,8号》,导致画作需撤展修复 [1] - 此前不到一年,以色列海赫特博物馆一名4岁男孩砸碎3500年历史的陶罐 [1] - 事件引发关于是否应禁止儿童进入美术馆的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儿童若无法自控则不应进入画廊 [1] 儿童与艺术的关系 - 儿童对艺术的反应是出于本能,早期接触多样风格和媒介有助于接受实验性、非传统作品 [2] - 儿童通过触摸探索世界,可能比成年人更直接与罗斯科类作品产生联系 [2] - 热爱艺术的人需保留童真般的开放和好奇,未来艺术家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2] 美术馆的应对策略 - 博物馆和画廊需平衡观众亲近艺术品与安全保障的关系,意外难以完全避免 [3] - 以色列博物馆将陶罐损坏事件转化为教学机会,邀请涉事儿童家庭参与修复过程 [3] - 鹿特丹博物馆可能通过保险赔付处理画作修复,并采取类似方式化解意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