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OP全球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 BLACKPINK成员在2025Met Gala红毯占据媒体一半版面,印证K-POP全球影响力上升[1] - BTS、BLACKPINK等顶尖艺人成为头部时尚、运动、美妆品牌的广告模特[3] - 新生代女团NewJeans获可口可乐、麦当劳、苹果等国际品牌合作邀约[3] - Lisa与CELINE合作帮助品牌年营收从10亿欧元翻倍至20亿欧元[11] K-Brand的崛起与品牌策略 - 韩国潮牌emis中国首店落地上海淮海路,追随gentle monster等品牌步伐[5][7] - 新式K-Brand如colorgram、Muzigae Mansion、Stimmung通过独特定位确立风格[16] - 明星化妆师创立Rom&nd、LUMMIR等品牌,利用行业经验为产品背书[21][23] - 郑瑄茉品牌JSM Beauty推广"水光肌"概念引领潮流[25] - 2024年韩国化妆品对美国出口增长57%,美国成为第二大出口市场[25] 视觉经济与品牌营销方法论 - K-POP产业本质是视觉经济,通过华丽舞台和精心造型吸引粉丝[27] - 社交媒体加速K-POP传播,融合多元文化符号打造普世化产品[30] - 面包品牌B&C凭借荧光绿logo设计在中国4年开店超60家[35] - 潮牌Ader error通过克莱因蓝logo和模糊性别设计突出重围[37] - gentle monster未来科幻风格门店成为上海网红打卡点[39] 品牌IP化与商业空间创新 - 韩国网红街区如圣水洞聚集特色品牌,主理人兼具KOL属性[43][44] - Matin Kim主理人通过ins积累原始受众,品牌设计融合多元文化[43][47] - 品牌通过策展式视觉表现和社交媒体打造高认知度形象[47] 对中国品牌的启示 - 建议中国品牌构建深度交互IP,强化视觉呈现和文化融合[50] - 爱奇艺在泰国推出本土化BL剧,腾讯向日本输出《魔道祖师》IP[50] - "新中式"潮流蕴含机遇,需用通用美学语言结合历史与现代[50]
美即正义,K-POP闯美背后的 IP 文化经济学
36氪·2025-05-14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