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餐盒再生不再是资源的“末端处置”
消费日报网·2025-05-14 10:38
尽管如此,我国塑料回收产业仍有短板亟待补齐。 首先,全国统一回收标准仍缺位,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由于各地分类标准不一致,企业在 投放回收设备、组织收运网络时往往面临路径依赖和管理摩擦,这极大限制了资源的跨区域调度能力。 其次,餐盒设计复杂化趋势仍未遏制,直接增加了回收和再利用成本。一些产品添加了颜色、涂层或多 种复合材质,在提升使用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再生价值,甚至成为"可回收却无法处理"的伪绿色产品。 部分打着"环保"名义的新材料,实则无法进入现有回收体系,反而制造了新的困境。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塑料餐盒回收再生总量达40万吨,较2020年增长60%。这些餐盒主要来源于两个 渠道:40%来自社区生活源,60%来自工商业综合体。过去,这些餐盒因"材质复杂、附油附污、价值 偏低",一直被视为回收体系的"鸡肋"。如今,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 一方面,再生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高值化趋势愈发明显。报告指出,约29%的再生材料被用于包装 行业,15%进入汽车制造,13%、12%分别投向电子电器和家居制造等中高端应用场景。高值化应用比 例较2020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有效摆脱了传统"塑料再生仅限低端制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