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供票+担保”模式打通产业链“毛细血管”
搜狐财经·2025-05-14 14:15

模式创新 - 首创"供应链票据+担保"产融结合新模式,直连国家级供应链票据平台,成为全国首家拥有此资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1][2] - 构建"商业信用+类政府信用"的叠加增信机制,通过政策性担保信用托举使票据信用与银行融资门槛实现"信用对齐"[3][4] - 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确权的依赖,实现小微企业实质性"脱核融资",无需核心企业确权即可获得融资[4][6] 业务成效 - 累计为全省62万户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超4000亿元担保贷款[2] - 通过票据流转效应、拆分流转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实现"毛细血管级"精准触达,单笔担保额度可拆解至多级供应商[6] - 案例显示企业融资成本降低1.5个百分点,实现"T+0"融资效率,从申请到签发当日完成[12] 战略意义 - 形成"担保增信-票据融资-产业赋能"全链条服务,推动中小企业生存-稳就业-消费激活的正循环[2][13] - 深度契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支付主动权",避免变相延长付款期限[6] - 探索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小微融资渠道从信贷市场延伸至债券市场[9][15] 技术应用与生态构建 - 支持"多担保机构联合担保"场景,实现类似"银团贷款"的效果,多方合作提升业务质效[7] - 开发"双层增信"机制,在票据层面提供保证、债券发行层面提供信用增进,提升资产安全性[16] - 与产业链链主企业合作设定准入标准,带动上游中小微供应商协同融资发展[20] 行业影响 - 推动票据市场与资本市场历史性联通,为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提供普惠高效场景[15] - 需建立统一技术标准,明确政府性担保机构可作为合格票据保证人获取银行授信[19] - 展示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变革力量,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创新样本[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