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部署,提出15项政策举措 [1] - 政策涵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政策引导、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及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 [1]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为核心举措,旨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1][3]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细节 - 基金规模预计带动地方及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存续期达20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更长 [3] - 投资方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覆盖种子期、初创期及早中期企业 [3] - 基金定位为"航母级",此前于2024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首次公开提及 [1][3] 创投行业现状与需求 - 2024年新设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同比下降32 3%至113只,认缴规模剔除集成电路基金影响后下降37 4%至3070 53亿元 [6] - 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同比减少44 1%至4143只,募资总额下降近四成至4121 42亿元 [6] - 国家级引导基金稀缺性凸显,新基金将填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领域资金缺口 [5][6] 历史国家级引导基金表现 - 现有三大国家级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于2015年,专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 [4] - "创投十七条"肯定三大基金历史业绩,提出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模式继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5] 国家级基金优势与战略意义 - 国家级基金可避免地方招商基金内耗,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政策工具协同 [7] - 政策明确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机制,形成资金合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补短板 [7] - 基金布局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推动"前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联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