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进程与规划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2025年将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工作 [2] - 202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已将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等立法项目列入预备审议项目 [2] - 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工智能法草案 [2] 现有法律框架基础 - 中国已初步构建涵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等多层次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制度框架 [2] - 相关法律法规如《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性化推荐、自动化决策进行了规定 [2] - 《民法典》明确禁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并对自然人声音进行保护 [2] - 《反垄断法》禁止利用算法实施垄断行为 [2] 重点领域专门规则 - 中国围绕算法、深度合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制定了专门规则 [3]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了相关管理制度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是全球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门立法,规定了服务基本规范 [3] 立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人工智能技术在创作、研发等领域广泛应用,导致作品归属、专利权利界定等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凸显 [3] - 存在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争议,涉及开发者、使用者或无主作品的认定 [3] - 人工智能自主"发明"技术方案的专利权归属问题给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带来巨大挑战 [3] 立法的核心价值与预期作用 - 立法核心价值包括构建安全与发展并行的法治框架、抢占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回应社会关切与产业激励 [4] - 立法将明确权责分配与风险分层,促进数据要素与算力的资源优化 [3] - 立法可以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并强化国际合作与标准协同 [3] - 通过分级分类监管系统性解决维权举证难、损失量化难等问题,为企业划定合规边界 [4]
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渐行渐近
北京商报·2025-05-14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