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趋势 - 医药行业从"高成长"阶段进入"高质量成长"阶段,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1] - 一季度医药生物行业60家公司营收超10亿元,2家超百亿元,7家在50-100亿元之间 [1] - 28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84家超亿元 [1] - 创新药企商业模式获市场认可,龙头公司进入盈利阶段,研发管线通过BD转化为常态化收入 [1] 核心产品表现 - PD-1/PD-L1成为热门赛道,推动药企业绩增长 [2] - 君实生物一季度营收5.01亿元(+31.46%),亏损收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4.47亿元(+45.72%) [2] - 信达生物一季度产品收入超24亿元(+40%),信迪利单抗销售额约10亿元(+19%) [2][3] - 百济神州一季度营收80.48亿元(+50.2%),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12.45亿元(+19.3%) [3] 国际化与BD授权 - PD-1企业估值逻辑从"销售放量"转向"国际化能力" [3] - 恒瑞医药一季度营收72.06亿元(+20.14%),净利润18.74亿元(+36.90%),BD授权交易成为重要驱动力 [6] - 诺诚健华一季度总收入3.8亿元(+129.9%),净利润0.14亿元,得益于奥布替尼放量和授权合作首付款 [6][7] - 授权合作(out-licensing)可缓解财务压力,验证产品市场价值,获得跨国公司背书 [8][9] 企业战略调整 - 复星医药一季度营收94.2亿元(-7.26%),净利润7.65亿元(+25.42%),出售资产优化结构 [10] - 复星医药高管团队调整,持续推进非核心资产退出 [11] - 恒瑞医药任命新总裁,高管团队结合国际化人才与内部培养干部 [11] - Biopharma企业需抓住行业洗牌契机,重构运营体系,明确战略导向 [12]
创新药生存法则生变:PD-1价格腰斩倒逼国际化转型,BD授权成第二增长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4 19:12